摘要:
奥运百年梦圆,举国一片欢腾. 媒体热闹非凡,书市空前活跃. 且看屏幕、书店,奥运题材、体育题材的,比比皆是,层出不穷. 虽说鱼龙混杂,但也涌现出一批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上乘之作,笔者手头的《奥运中的科技之光》^1就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作为中国力学学会``大众力学丛书''最先问世的一本(该丛书第一辑有5本),一上市,就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 根据``中国图书出版网(www.bnpcn.com)''2008年7月16日的报道,在北京图书大厦(2008.7.7\sim7.13)销售排行榜中,高等教育出版社(蓝色畅想)的《奥运中的科技之光》在科普类图书中名列第二. 不久前,我们的力学科普代表团出访宝岛台湾,以大众力学丛书先出的三本书^1\sim3馈赠给那里的力学同行,他们爱不释手,争相阅读,最后作为奖品,发给两岸中学生力学竞赛的优胜者,《奥运中的科技之光》在彼岸也广受欢迎. 人们会问:为什么此书能在书海中脱颖而出?是什么吸引了读者有点苛刻的眼光?这里给大家细说端详.《奥运中的科技之光》脱胎于电视节目``科技与奥运''的解说词,这档节目由中央电视台、交通银行和武汉电视台联合摄制,此书收录的35篇作品由电视片的文字稿改写而成. 作者赵致真先生曾任武汉电视台台长,是一位资深的科教影视编辑、知名的科普作家. 一年前他受命担任节目主编之后,夙兴夜寐,奋战二百天,``几乎天天`三更暂眠,五更复起',先后披览了几百册中文和英文原版书籍,下载了海量的中外网页,`恶补'了一把体育运动知识\cdots\cdots''(见作者的后记^1). 正因为有这样严谨、勤奋的精神,使他充分掌握了相关资料, 并殚精竭虑地加以提炼、剪裁,写成了一篇篇有力度的佳作.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就体育竞技而言,这里说的``内行''有两种. 一种是体育竞技实践及其技巧的内行,如教练员和运动员,也包括一些资深体育``粉丝'',他们对一些体育项目的规律、技巧和要领了如指掌,或能运用自如,或能击节欣赏;另一种是体育科技的内行,如体育教授和经过``修炼''的体育科普作者,他们对体育项目的内在机理乃至体育设施的性能特点深有体会,因此,更能心领神会地把握体育竞技,欣赏它们的内在美.本文所说的内行指的是后一种,此书作者是这一意义下的内行.要掌握体育竞技的内在机理,需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包括力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力学. 正如武际可教授所说:``竞技体育运动的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其中绝大部分都和力学有关,所以本书的主题大致上可以说是体育竞技与力学学科的关系. ''^4. 读完了此书,读者会感受到力学的确无处不在.此书涉及体育科技的各个方面,大体说来,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运动技巧的力学原理,包括各类技巧的人体运动及其与运动客体的相互作用、运动客体的运行轨迹及其内在规律,例如,撑竿跳高握杆点的运行轨迹、各种跳高姿势的重心运移及其优劣分析、田径运动员的重心运动规律、投掷物(标枪、铁饼、铅球、链球等)的飞行力学、大小球(如足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等)飞行中的马格努斯效应产生的轨迹(香蕉球、飘球、弧圈求等)、游泳赛跑时所受流体阻力分析、赛艇帆船前行中的伯努利原理、跳水和体操动作中转动惯量控制、滑冰滑雪的力学机理等等;另一类则涉及运动器械和设施的力学和物理原理分析,例如,测时测距测速仪表的改进和原理、现代跑道的复合材料力学设计、球拍球鞋球衣泳装设计的力学原理、球场跑道的力学设计、防护用具的力学机理等等. 总而言之,本书全方位地勾画了与体育竞技有关的科学原理,真正做到了周光召院士的题词中所说的:``通过科学欣赏体育,通过体育理解科学''.此书付梓之前,笔者曾有幸通读过全稿. 听说此书作者毕业于中文系,因此,更以审慎的眼光关注书稿中涉及的科学内容,特别是有关的力学叙述. 令人拍案惊奇的是,从这一角度看来,全书几乎无懈可击. 可见作者的科学底子不薄,也可见他长期从事科普工作的功力. 全书构思缜密,叙述生动,文笔简练,行文流畅,读来引人入胜.综上所述,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力学科普著作,无论哪一行读者,都会开卷有益. 让我们在享用奥运``盛宴''的同时,也来享用一下这份``配餐''吧!而且,如果你愿意,还可以一直享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