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漪. 创刊点滴事[J]. 力学与实践, 2009, 31(1): 86-87. DOI: 10.6052/1000-0879-2008-554
引用本文: 石光漪. 创刊点滴事[J]. 力学与实践, 2009, 31(1): 86-87. DOI: 10.6052/1000-0879-2008-554

创刊点滴事

  • 摘要: 编辑部的同志要我写一点回忆, 以纪念《力学与实践》创刊30年. 往事悠悠, 使我又回到20世纪70年代那动荡不安, 却又是激情四射的年代.1971年4月, 国务院科教组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四人帮''的把持下, 会议通过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提出了两个估计:``解放后17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 ``大多数教师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 这两个``基本上''对饱受``文革''洗劫的科技教育界无疑是雪上加霜. 被罩上这样一顶黑色的大帽子, 广大知识分子受到极大的压抑. 自从``文革''以来,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被实行``军管'' . 之后,石景山钢铁厂和长辛店机车车辆厂的工人师傅又进驻了研究所各领导部门. 自钱学森所长被调往中国空间研究院,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副所长又不幸牺牲, 力学所已长期没有学术带头人. 书刊停止出版, 图书馆购书渠道被掐断, 讯息不通, 设备老化, 专业人员流失. 人人都清楚, 我们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越拉越大了.1971年秋天, 我从被下放的宣武区香厂路小学回到所内, 与董务民, 晏名文3人组成了一个情报小组, 暂时安顿下来.董务民长期跟着郭永怀副所长做《力学学报》的编辑工作, 他和晏名文都是老情报室的人, 抓动态、 查资料、 搞翻译、编书刊是行家里手. 我是学地质出身,对力学是外行, 在科技情报方面, 我更是新兵, 但不愿闲着白吃饭是我们3人的共同点. 于是, 就搜集国内外的科研动态, 编写资料, 打印后发送各研究室. 不想, 大受欢迎. 得到鼓励后, 我们越出越多, 一、二页纸不行了, 就装订成册. 董务民说?, 取个名字叫《力学情报》如何?'' 我们请刚恢复工作的力学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杨刚毅题写了``力学情报''4个字, 油印在蓝色的封皮纸上, 给出了期号和时间, 俨然一份杂志出世了. 这期间, 也听见过另外的声音,``314(我们的办公地点在力学所大楼3层314房间)不经批准印什么小册子'',``找走资派题字''\cdots等. 好在到第二年即1972年春, 随着中美关系解冻,频频传来周总理强调要重视理科教育和基础理论研究的讲话精神, 给我们壮了胆.1972年, 遵照周总理批转周培源的建议书, 中国科学院当时的革委会负责人刘西尧会同周先生由力学所组办了``力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座谈会'', 会议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座谈1973\sim1980年力学学科的主攻方向、重点课题和具体措施.会上钟万勰介绍了国际计算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 钱令希介绍了优化设计的方法与知识; 王仁介绍了地球力学的新方向等, 似久旱逢甘雨, 大家都鼓起一股新的热情. 董务民参加了这次会议, 他不知疲倦地邀约稿件, 我们连夜整理、 编写, 在《力学情报》上印出, 连续出了3期约10多篇文章, 很快就在各高校相关专业和科研院、所传开, 大家纷纷讨要, 有些外地的人甚至专程到北京来抄写.1973年10月左右, 我们高兴地得知科学出版社可以给我们一个公开出版物的名额,当时我们最大的心愿是恢复《力学学报》, 但被告知凡``学报''、``情报''类刊物都难以批准, 较早恢复发行的多为科普类期刊. 就这样, 我们决定先办一个通报类刊物, 第一, 多年积压的科研成果可用简报形式尽快发表; 第二, 栏目可以多样, 《力学情报》的综述、动态、新知识介绍等内容可以继续安排. 当时的想法, 只要能公开发行, 也就很知足了. 于是, 力学所革委会批准申报, 我们办起了《力学》, 并于1974年1月正式出刊. 《力学情报》也就自然停刊了.《力学》是个很奇特的学术刊物, 因为它没有主编和编委会, 却拥有一大批热心的审者、作者队伍, 有着很广的读者群. 在那个艰难的日子里, 我们还自发组织了有全国影响的断裂力学交流会. 承担了恢复中国力学学会的任务.1976年10月, 全国欢庆``四人帮''垮台. 12月的一天, 突然接到钱学森亲自打来的电话, 说要与周培源、沈元、张维先生到力学所商议恢复学会活动的事, 要我安排一个会议室. 那天钱所长来得特别早, 多年不见, 倍感亲切. 这是一次学会的党组会, 除商议恢复学会的各项工作外, 大家最关心的是何时能恢复学报?会上钱学森再三强调, 早做准备, 恢复学报; 另外, 只要有可能, 要办一个不仅限于科研人员, 要最大范围地照顾到从事工程技术和教学的人员, 甚至要让理工科学生都能看得懂的普及型力学期刊.遵照这个意见, 我们开始了积极的准备. 当时我们的小集体中, 晏名文已调至科学出版社, 新来了原在《科学通报》工作的汤寿根和《知识就是力量》的老编辑肖枕石, 他们都是办刊的老手. 还有从图书馆来的胡淑敏和小郭芹(郭永怀的女儿).我们反复讨论这个普及型刊物应该是什么样子, 还找了各类杂志作比较. 大家认为它既不同于综合性科普如《知识就是力量》或《科学实验》, 也不能是技术资料型如《机械工人技术资料》; 既不能仅有理论计算和推导论证, 也不能仅是科学论文登录如《科学通报》. 我们希望它是一个为读者长知识, 扩视野的; 既注重力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又有理论分析、有方法、能让工程技术人员懂力学,会运用力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刊物. 为此, 我们要把它办得生动活泼, 内容多样,风格上能深入浅出, 启发读者, 举一反三. 总之, 这个刊物要``新''.因为心里没底, 我们决定出个试刊, 摸摸深浅, 听听反映. 记得那时我们走访了不少单位的专家, 如建筑研究院的张维#11、水利科学研究院霍永基、地质力学研究所的孙殿卿. 请他们介绍相关领域最关心的力学问题, 为期刊提出设想. 还参观了不少院、校、工厂的实验室, 约请他们写稿. 还到大连红旗造船厂(当时的名字)找陈火金, 请他介绍爆炸成形、参观吊装机械和造船工程, 到大寨去采访爆破造田. 我们拿着稿样, 到上海、杭州去征求意见, 开座谈会. 有一次, 我们骑车去上庄公社请农机厂的工人座谈, 请问他们怎样理解力学, 需要我们做什么. 有个技术员带我们去看脱谷机, 这个机器开动后, 就突突突地边跳边往前跑, 闹得工人在后边满场撵着喂料, 引得我们禁不住哈哈大笑. 粗看好象是有个偏心轮有问题, 后来我们画了草图, 拿回来请王震鸣做了分析和计算, 把改进意见返回给农场, 不想他们真的改进了, 还打电话来邀我们再去. 事后, 我们请王震鸣写了一篇短文叫``脱谷机为什么会跑'', 不久, 王震鸣在与北京第二汽车厂(位于白石桥)合作时, 又写了一篇``红旗桥车的刹车怎么不灵?'', 这些文章都被刊登在试刊上.这大概也就是后来办``力学小问题''最早的一点``火花''吧.为了让刊物活泼一点, 我们自己学着画栏头和题头, 写美术字, 制作铜版. 那时,没有计算机, 排版是用成千上万的各种字号的铅字, 版面设计是靠一个字对应一个圆圈一一数出来的, 叫做画版式图. 图表, 照片越多, 排版越繁复, 但我们的期刊恰恰希望图文并茂!我们曾到处联系印刷厂. 因为试刊没有批件, 大印刷厂不肯接, 小印刷厂一见到力学的那些数学公式和符号就 连连摇头. 最后, 我们联系到远在宝鸡的一个厂,对方的条件是自带纸张和装订用的乳胶, 于是, 我们又满北京城地跑, 去买大捆大捆的印刷纸、封皮纸和大桶大桶的乳胶, 打包、托运. 大约是77年初, 肖枕石,董务民出差宝鸡, 春寒料峭, 他们和工人师傅同吃、同睡, 拣字、校对、核红、排版、印刷、 装订. 终于, 3000份《力学与实践》试刊本运回了北京, 除召开座谈会,四面八方赠送, 征求意见外, 其余2500份我们委托当时位于琉璃厂的中国书局发售, 很快销售一空.试刊给了我们勇气, 也扩大了影响. 1977年5月5日, 以力学研究所的名义, 我们向中国科学院四局(当时也叫图书出版局)正式呈上``关于《力学》杂志改刊(注?学学报)和创办《力学与实践》杂志的报告'', 并附上了两份试刊.\ziju0.03几经周折, 1978年2月28日, 中国科学院(78)科发宣字0186号文件批准``同意出版科普刊物《力学与实践》, 季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 与此同时, 《力学学报》在停刊12年后, 于当年3月复刊了. 我们日夜加班, 保证学报如期恢复后, 又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简报组的工作, 接着又参加全国力学学科规划会的筹备与组织工作, 这些重要的会议为《力学与实践》的报道方针与内容作了充分的准备. 之后, 我们马不停蹄地于次年春即1979年3月使《力学与实践》创刊号正式出版了!回想起来, 那真是一个既忙碌又快乐的1978年.在创刊号上, 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钱令希、陈宗基等一代力学宗师一齐为它撰写文章, 阐述对力学的认识, 指明力学的方向, 所有的文稿都经作者一一校对、核红! 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既反映了当时制订全国力学学科规划会的历史成果;也是后来数十年中, 力学工作者为之奋斗的指南. 弥足珍贵.《力学与实践》是个给``大家看''的刊物, 也是个``大家办''的刊物. 在后来的日子里, 历届主编和编委们, 各栏目的负责人、撰稿人和审稿人都为之付出了无数的心血.说到这里, 还有几句话交代. 近几年, 时常有人问我?与实践''? 为此, 我还去问了今年整80岁的肖枕石. 想来想去, 似乎当时我们并没有为刊名作太多的讨论. 记得也曾提出过一些名字如``力学''? ``力学与应用''? ``应用力学''? 因为说法不一, 加之当时我们的认识水平有限, 都没有采用.可能是我们受时政的影响较深, 喜欢用``理论与实践''这类的词语来表达那种相辅相承发展力学的关系; 也可能是因为当时曾有个《数学的认识与实践》科普杂志被批准, 我们很期望无障碍通过, 所以就用了这样一个名称. 《力学与实践》封面上5个有力的字是书法家范曾为之题写的.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