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春保, 张兆劲, 冯锦垚. 结构设计竞赛科技创新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践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5): 665-670. |
[2] |
常利武, 杜亚志. "以赛促教"模式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4): 495-498. |
[3] |
冯若愚, 陈辂, 张厚振, 杜淑媛. 软体机器人实践与创新教学[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3): 347-350. |
[4] |
胡开鑫, 吴丹. 流体力学与其他力学课程交叉教学方法的探讨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3): 355-358. |
[5] |
宋晓冰, 吴晓昂, 闫斌, 蒙婧玺, 陈思佳.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方案设计原则及案例分析[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3): 388-393. |
[6] |
刘东亮, 刘永杰, 李智慧. 理论力学与计算机计算教学深度改革的 实施经验和体会 1)[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3): 341-344. |
[7] |
汤可可, 高玉魁. 贯穿力学史主线的经典力学教学探讨1)[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3): 320-322. |
[8] |
温建明, 范武. 理论力学课堂教学深度和广度拓展的思考 1)[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3): 333-336. |
[9] |
崔洋洋, 张军徽, 佟安, 武娜. 砂土类材料离散元细观参数的自动识别1)[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3): 300-307. |
[10] |
张伟伟, 薛书杭, 王志华. 树枝上的小鸟——趣说刚体平衡1)[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2): 244-246,243. |
[11] |
吴莹, 徐志敏, 张陵. 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的力学实验教学新模式[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1): 86-90. |
[12] |
孟庆昌, 邓辉, 王冲, 张志宏, 顾建农, 刘巨斌. 问题导入式教学法在流线伯努利方程讲授中的应用1)[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1): 99-103. |
[13] |
赵俊青, 荆宇航. 动载荷教学中桥梁基础和支座的案例分析[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1): 82-85. |
[14] |
张伟伟, 张俊婷. 西学东渐中力学在中国传播的教学启示1)[J]. 力学与实践, 2018, 40(4): 453-457. |
[15] |
宋娟, 冯维明, 王少伟, 刘广荣. 试论“课堂实时反馈系统”在力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J]. 力学与实践, 2018, 40(3): 329-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