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课程英译名称引发的思考

汤可可, 王华宁

汤可可, 王华宁. 理论力学课程英译名称引发的思考[J]. 力学与实践, 2017, 39(6): 609-612. DOI: 10.6052/1000-0879-17-156
引用本文: 汤可可, 王华宁. 理论力学课程英译名称引发的思考[J]. 力学与实践, 2017, 39(6): 609-612. DOI: 10.6052/1000-0879-17-156
Tang Keke, Wang Huaning. Reflection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ourse name Theoretical Mechanics[J].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 2017, 39(6): 609-612. DOI: 10.6052/1000-0879-17-156
Citation: Tang Keke, Wang Huaning. Reflection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ourse name Theoretical Mechanics[J].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 2017, 39(6): 609-612. DOI: 10.6052/1000-0879-17-156

理论力学课程英译名称引发的思考

基金项目: 同济大学2017—2018年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资助.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汤可可,助理教授,从事理论力学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尺度疲劳与断裂力学.E-mail:kktang@tongji.edu.cn;王华宁,教授,从事理论力学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解析与数值方法.E-mail:wanghn@tongji.edu.cn

  • 中图分类号: O31+;G642.0

Reflection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ourse name Theoretical Mechanics

  • 摘要: 现有理论力学课程英文名称普遍译成"TheoreticalMechanics".作者从课程发展的历史主线以及欧美惯用表述出发,提出对此译文的质疑,并进一步探讨分析力学在整个经典力学体系中的地位.针对我国现有理论力学教学现状,比较中美高校理论力学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呼吁在高校理论力学教学内容中增加分析力学的比重.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力学发展史主线的描绘,帮助学生树立力学学科的历史发展观,以进一步适应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需求.
  •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编委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 · 力学. 北京:中 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
    2 李俊峰. 大百科全书中理论力学词条修订. 中国力学大会, 2017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alyticalmechanics
    4 Dreizler RM, Lüdde CS. Theoretical Mechanics. 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Verlag, 2010
    5 梅凤翔. 关于牛顿力学的力和拉格朗日力学的力——理论力学 札记之九. 力学与实践, 2011, 33(5):63-64
    6 武际可. 力学史杂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7 教育部高等学校 · 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 分委员会. 高等学校理工科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 要求.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8 Goldstein H, Poole CP, Safko J. Classical Mechanics. UK:Pearson Education, 2011
    9 张立彬, 刘学文. 中美著名大学《理论力学》 课程的比较与思考. 教育部研究项目报告, 2012
    10 Bedford AM, Fowler W. Engineering Mechanics:Statics & Dynamics. UK: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8
    11 Teh NJ, Tsementzis D. Theoretical equivalence in classical mechanic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uality.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Modern Physics, 2016, http://dx.doi.org/10.1016/j.shpsb.02.002
    12 陈立群. 理论力学课程中的历史人物及其相关工作. 力学与实 践, 2012, 34(3):70-74
    13 陈立群. 两部理论力学翻译教材. 力学与实践, 2009 (3):74-76
    14 洪嘉振, 杨长俊. 工科理论力学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力 学与实践, 1999, 21(6):55-56
    15 李俊峰. 理论力学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国大学教学, 2008, (4):10-13
    16 武际可, 林文惠. 理论力学教材的发展趋势. 力学与实践, 2005, 27(4):65-67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94
  • HTML全文浏览量:  12
  • PDF下载量:  89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5-08
  • 修回日期:  2017-07-03
  • 发布日期:  2017-12-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