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与实践 ›› 2018, Vol. 40 ›› Issue (5): 599-608.DOI: 10.6052/1000-0879-18-030
任毅如1), 方棋洪, 肖万伸, 彭凡, 周加喜, 杨刚, 刘文洋, 刘腾喜, 胡绚
收稿日期:
2018-01-15
出版日期:
2018-10-15
发布日期:
2018-11-14
通讯作者:
1) 任毅如,副教授。E-mail: renyiru@hnu.edu.cn
Received:
2018-01-15
Online:
2018-10-15
Published:
2018-11-14
摘要:
对第十一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设计与操作''团体赛的命题思路、竞赛过程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中图分类号:
任毅如, 方棋洪, 肖万伸, 彭凡, 周加喜, 杨刚, 刘文洋, 刘腾喜, 胡绚. 第十一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设计与操作”团体赛命题和竞赛总结[J]. 力学与实践, 2018, 40(5): 599-608.
1 蒋持平. 第四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总结. 力学与实践, 2001, 23(2): 72 2 蒋持平.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20年总结. 力学与实践, 2007, 29(2): 91-92 3 蒋持平. 发展创新挑战---第六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总结. 力学与实践, 2007, 29(5): 89-91 4 高云峰. 第6 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赛比赛内容和规则. 力学与实践, 2007, 29(6): 89-91 5 高云峰. 第6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赛的出题与比赛. 力学与实践, 2007,29(5): 91-95 6 李道奎, 丛广年. 第6 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题型变化, 浅谈大学生力学竞赛辅导中应加强的方面.力学与实践, 2008, 30(1): 106-107 7 蒋持平. 让我们仰望星空---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总结. 力学与实践, 2009,31(5): 103-104 8 武际可. 在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赛开幕式上的讲话. 力学与实践, 2009,31(5): 102 9 徐秉业. 在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赛闭幕式上的讲话. 力学与实践, 2009,31(5): 102-103 10 高云峰. 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赛回顾. 力学与实践, 2009,31(6): 97-101 11 朱亚路, 黎善武, 胡延超. 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赛)---四川大学代表队设计方案介绍.力学与实践, 2012,34(2): 101-103 12 高云峰, 庄茁, 殷雅俊. 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赛总结. 力学与实践, 2011,33(5): 98-100 13 秦世伦, 李晋川, 黄学进等. 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设计与操作''团体赛命题工作小结.力学与实践, 2013,35(5): 110-112 14 马粮, 孙宗涛, 周晓军. 第九届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赛)---山东科技大学代表队的解题思路与参赛体会.力学与实践, 2014,36(5): 682-685 15 张涵寓, 杨丰源, 王仕青等. 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设计与操作''团体冠军队的设计方案.力学与实践, 2016,38(3): 347-349 16 Kooijman JDG, Meijaard JP, Papadopoulos JM, et al.A bicycle can be self-stable without gyroscopic or caster effects. Science, 332(6027): 339-342 |
[1] | 杨绍琼, 姜楠. 北风卷地白草折——漫话湍流边界层中的涡旋结构[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6): 818-824. |
[2] | 王振东. 仁厚笃实,辛勤奉献的一生——纪念王仁院士诞辰百年[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6): 815-817. |
[3] | 陈立群. 欧美理论力学教材中的运动学[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6): 771-777. |
[4] | 赵沛, 王宏涛, 杨卫. 新语境下力学本科课程体系的重塑与实践[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6): 766-770. |
[5] | 郑子君, 陶裕梅. 爬墙蜘蛛人的力学原理分析[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6): 828-830. |
[6] | 李敏, 李依伦. 压杆稳定性的平衡视角与刚柔渐近[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6): 778-782. |
[7] | 葛仁余, 吕良伟, 朱浩杰, 聂子龙, 张金轮. 复杂载荷作用下梁的弯曲变形微分求积法求解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6): 788-793. |
[8] | 陈彦, 陈丰, 邵红才. 推导弹性力学极坐标中平衡微分方程和几何方程的解析法[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6): 794-796. |
[9] | 吴晓. 由夹芯梁弯曲谈剪切效应对许用弯矩的影响[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6): 797-801. |
[10] | 刘亚菲, 舒开鸥, 郭子涛, 张雷. 一种"有无穷远虚铰的三刚片规则"的证明方法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6): 802-805. |
[11] | 董纪伟, 陈培见, 程红梅, 罗宁, 张桂民. MATLAB编程在层合板强度分析中的应用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6): 806-810. |
[12] | 袁驷, 袁全. 再谈从矩阵位移法看有限元位移精度的损失与恢复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6): 689-694. |
[13] | 高永华, 刘华伟, 史仕荧, 刘全刚, 李华, 刘磊, 李孟超. 带孔插入密封检测工具缝隙流动规律研究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6): 695-700. |
[14] | 严京玺, 夏磊, 宋慧新, 宦荣华, 朱位秋. 扭杆式履带车辆机电悬架的非线性随机最优振动控制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6): 717-725. |
[15] | 李红影, 李欣, 王雪琦. 轴向变速运动局部浸液单向板的组合共振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5): 558-56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