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立群. 欧美理论力学教材中的运动学[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6): 771-777. |
[2] |
周丽婷, 熊举峰. "瑞利球"趣味实验的动力学分析[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4): 485-488. |
[3] |
叶红玲, 杨庆生, 刘赵淼, 李晓阳.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高阶性建设的探索与实践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4): 489-494. |
[4] |
付靖宇, 赵增辉, 孙伟. 运用欧拉动力学方程解决力学竞赛两道理论力学试题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4): 526-532. |
[5] |
胡开鑫, 吴丹. 流体力学与其他力学课程交叉教学方法的探讨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3): 355-358. |
[6] |
李永强, 张英杰, 池维超, 赵向东, 安莉, 李红影.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理论力学新形态教材设计与实践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3): 363-367. |
[7] |
刘晏铭, 武迪. 飞行器角速度测量的三轴加速度计法[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1): 17-21. |
[8] |
叶志明, 李俊峰, 王世斌, 吴志强, 陈立群, 杨骁, 武建华, 黄毅. 基础力学课程之教材及教学体系分析(三)——国外材料力学教材及其教学体系分析 1)[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6): 688-698. |
[9] |
叶志明, 李俊峰, 王世斌, 吴志强, 陈立群, 杨骁, 武建华, 黄毅. 基础力学课程教材及教学体系分析(二)——国外理论力学教材及教学体系分析 1)[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5): 579-587. |
[10] |
刘东亮, 刘永杰, 李智慧. 理论力学与计算机计算教学深度改革的 实施经验和体会 1)[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3): 341-344. |
[11] |
叶志明, 李俊峰, 王世斌, 吴志强, 陈立群, 杨骁, 武建华, 黄毅. 基础力学课程教材及教学体系分析(一)——国内基础力学教材基本情况简述[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3): 314-319. |
[12] |
汤可可, 高玉魁. 贯穿力学史主线的经典力学教学探讨1)[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3): 320-322. |
[13] |
温建明, 范武. 理论力学课堂教学深度和广度拓展的思考 1)[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3): 333-336. |
[14] |
崔洋洋, 张军徽, 佟安, 武娜. 砂土类材料离散元细观参数的自动识别1)[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3): 300-307. |
[15] |
陈立群. 美国静力学教材分析[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2): 196-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