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英杰, 王超, 吕婷婷, 崔鹏. 大挠度直梁二类混合变量变分原理及其应用[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6): 681-687. |
[2] |
赵则昂, 邓宗白, 宋安平. 悬臂梁大挠度变形的近似估计法[J]. , 2014, 36(3): 341-344,366. |
[3] |
苑学众, 孙雅珍. 计算简支梁最大挠度的简单方法[J]. 力学与实践, 2013, 35(4): 63-64. |
[4] |
潘文波, 李银山, 李彤, 李欣业. 细长柔韧压杆弹性失稳后挠曲线形状的计算机仿真[J]. 力学与实践, 2012, 34(1): 48-51. |
[5] |
李清禄 李世荣. 受均布载荷压杆后屈曲形态的数值计算[J]. 力学与实践, 2010, 32(3): 41-43. |
[6] |
程选生 杜永峰 李慧.. 热载作用下四边简支矩形薄板解析解的商榷[J]. 力学与实践, 2006, 28(6): 0-0. |
[7] |
夏茂辉 侯春强 刘才. 大挠度弯曲直梁混合变量最小势能原理的应用[J]. 力学与实践, 2006, 28(3): 0-0. |
[8] |
刘洋 杨永波 梁枢平. 轴向均布载荷下压杆稳定问题的DQ解[J]. 力学与实践, 2005, 27(2): 0-0. |
[9] |
赵立军 赵桂范 张晓乾. 头部与大挠度弹性板的撞击响应特性分析[J]. 力学与实践, 2004, 26(6): 0-0. |
[10] |
孙晔青 余学进. 对压弯构件附加弯矩的研究[J]. 力学与实践, 2004, 26(4): 0-0. |
[11] |
李辉荣. 升阶试函数族在矩形板大挠度问题中的应用[J]. 力学与实践, 2004, 26(3): 0-0. |
[12] |
李鹏松 吴柏生. Euler杆大挠度屈曲的解析逼近[J]. 力学与实践, 2003, 25(6): 0-0. |
[13] |
谢长珍. 屈曲杆最大挠度的近似计算[J]. 力学与实践, 1999, 21(3): 53-54. |
[14] |
吴柏生 朴淑贤. Pade逼近在力学中的应用[J]. 力学与实践, 1996, 18(1): 27-28. |
[15] |
蔡红美 林忠. 合成展开法解变厚度圆薄板大挠度问题[J]. 力学与实践, 1992, 14(5): 2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