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英杰, 王超, 吕婷婷, 崔鹏. 大挠度直梁二类混合变量变分原理及其应用[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6): 681-687. |
[2] |
曾凡林. 一张纸最多能对折几次的力学分析 1)[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4): 483-487. |
[3] |
陈玲俐, 赵晓昱. 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的简支梁力学分析1)[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2): 152-156. |
[4] |
刘胜来. 变刚度梁挠度曲线的Green函数法求解[J]. 力学与实践, 2017, 39(5): 445-448,444. |
[5] |
司马玉洲, 马中军. 基于卡车加载和差分曲率的简支梁桥预警新指标[J]. 力学与实践, 2017, 39(1): 51-55. |
[6] |
李会知, 沈超. 超静定梁弹塑性加载过程分析的教学内容构建[J]. 力学与实践, 2015, 37(4): 527-532. |
[7] |
许小君. 简支梁中截面挠度计算的一种简易方法[J]. , 2015, 37(3): 381-383. |
[8] |
李韶杰. 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圆孔凹模板刚度理论[J]. 力学与实践, 2014, 36(6): 774-778. |
[9] |
李会知, 杨建中, 李佳莹, 孙丹曦. 集中载荷作用下一次超静定梁的弹塑性全过程分析[J]. 力学与实践, 2014, 36(5): 626-632. |
[10] |
喻晓今. 一端外伸梁对称弯曲弹性位移的置换法确定[J]. , 2014, 36(4): 478-482. |
[11] |
李清禄, 杨静宁. 非保守力作用下简支梁在屈曲附近的自由振动[J]. 力学与实践, 2014, 36(3): 333-336,340. |
[12] |
赵则昂, 邓宗白, 宋安平. 悬臂梁大挠度变形的近似估计法[J]. , 2014, 36(3): 341-344,366. |
[13] |
吴明, 丁克伟. 桁架内力计算方法的讨论[J]. 力学与实践, 2013, 35(6): 82-84. |
[14] |
苑学众, 孙雅珍. 计算简支梁最大挠度的简单方法[J]. 力学与实践, 2013, 35(4): 63-64. |
[15] |
周臻, 尹凌峰, 缪志伟. 静定刚架弯矩图的叠加法活用与对称性利用[J]. 力学与实践, 2012, 34(4): 7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