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谢根全, 陈孝珍.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知识在力学中的三处应用[J]. 力学与实践, 2012, 34(6): 76-77. |
[2] |
韩志茹 姜耀东 王丽 胡立华 赵毅. 广义协调厚薄通用板单元的动力特性分析[J]. 力学与实践, 2009, 31(3): 69-72. |
[3] |
梁天锡 廖文冬 陈强洪 陈前. 基于ANSYS二次开发进行黏弹性结构动力学分析[J]. 力学与实践, 2006, 28(4): 0-0. |
[4] |
付朝江 张武. 结构模态分析的有限元并行模拟[J]. 力学与实践, 2006, 28(2): 0-0. |
[5] |
李俊林 牛学仁 刘利亭. 求解对称矩阵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初等变换法[J]. 力学与实践, 2005, 27(1): 0-0. |
[6] |
李辉荣. 升阶试函数族在矩形板大挠度问题中的应用[J]. 力学与实践, 2004, 26(3): 0-0. |
[7] |
储德文. 求解截面主惯性矩的矩阵特征值法[J]. 力学与实践, 2003, 25(6): 0-0. |
[8] |
彭震 李曼. 关于Rayleigh-Ritz法试函数的选取[J]. 力学与实践, 1999, 21(6): 65-65. |
[9] |
谢和平 于广明 杨伦 张玉卓. 节理化岩体开采沉陷的损伤统计研究[J]. 力学与实践, 1998, 20(6): 7-9. |
[10] |
徐次达. 计算力学中的加权残值法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J]. 力学与实践, 1998, 20(1): 6-12. |
[11] |
丁洁民 苏旭霖. 组合网架分析的康托洛维奇-加权残数法[J]. 力学与实践, 1994, 16(2): 35-36. |
[12] |
向世涛 鲍妍光 刘鹏郎. 裂缝引起结构特征值、特征向量改变量的研究[J]. 力学与实践, 1993, 15(4): 20-25. |
[13] |
程昌钧1. 二次分支与模态跃迁[J]. 力学与实践, 1992, 14(3): 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