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卢可, 宦荣华, 朱位秋, 姜文东. 基于压电叠堆惯性作动器的随机振动控制研究 1)[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3): 278-282. |
[2] |
叶茂, 肖锋, 麦镇东, 张鹏, 任珉. 带弹簧-质量系统的车-桥耦合演变随机振动[J]. 力学与实践, 2015, 37(4): 475-480. |
[3] |
章统, 刘卫群, 唐珺, 移峥峰. 渗流-应力耦合随机性分析方法与应用[J]. , 2015, 37(3): 317-320,360. |
[4] |
张慧梅, 谢祥妙, 张蒙军, 杨更社. 真三轴应力状态下岩石损伤本构模型[J]. 力学与实践, 2015, 37(1): 75-78. |
[5] |
丁兆东, 李杰. 混凝土疲劳分析方法综述[J]. 力学与实践, 2015, 37(1): 40-48. |
[6] |
王哲君, 强洪夫, 常新龙, 穆洪彬. 结构可靠性仿真方法研究[J]. 力学与实践, 2014, 36(1): 9-22. |
[7] |
张军锋, 葛耀君, 赵林, 柯世堂. POD与MSM原理和应用的对比分析[J]. 力学与实践, 2013, 35(5): 69-78,81. |
[8] |
刘青泉, 樊红光. 二维裂隙渗流等效渗透系数张量的一种近似算法[J]. 力学与实践, 2012, 34(5): 16-20. |
[9] |
钦亚洲, 苏建伟, 许建聪. 一个反映土体复杂加卸荷路径的弹黏塑性模型[J]. 力学与实践, 2012, 34(3): 23-28. |
[10] |
班书昊, 李晓艳, 蒋学东, 胡爱萍. 钢丝绳隔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J]. 力学与实践, 2012, 34(1): 66-69. |
[11] |
邹艳 吴清文 董得义 刘宏伟. 宽带随机振动峰值应力分析与试验研究[J]. 力学与实践, 2009, 31(5): 45-50. |
[12] |
王翀. 运动机器人相对随机运动障碍物规避与控制[J]. 力学与实践, 2008, 30(2): 16-20. |
[13] |
尚玫 梅凤翔. 理论力学中的概率问题[J]. 力学与实践, 2007, 29(1): 69-70. |
[14] |
陈学前 冯加权 杜强. 随机振动数值仿真中基础激励的自动反馈识别[J]. 力学与实践, 2006, 28(5): 0-0. |
[15] |
陈厚群. 混凝土大坝抗震中的力学问题[J]. 力学与实践, 2006, 28(2): 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