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廖晗, 姜吕锋, 李恒达, 杨兴昌, 李映辉. 四类变截面悬臂梁在侧向三角形载荷下的挠度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5): 594-597. |
[2] |
方明霞, 陈洁. 基于在线课程的材料力学疲劳问题教学内容拓展[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5): 627-632. |
[3] |
冯文杰, 刘灵灵. 铁道桥梁类本科生材料力学工程案例教学探索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5): 633-638. |
[4] |
李文娟, 冯维明, 王少伟. 关于小变形假设的几何与数学分析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4): 499-503. |
[5] |
刘荣刚, 边文凤, 李素超, 刘伟, 金松波. 理想弹性压杆临界挠度的确定[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4): 508-510. |
[6] |
许月梅. 新工科工程力学云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3): 368-371. |
[7] |
靳宏博, 张志强, 宋亮. 龟壳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及展望1)[J]. 力学与实践, 2020, 42(2): 143-150. |
[8] |
张桂民, 王贞硕. 暴雪后公交候车亭顶棚坍塌事故的力学分析 1)[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3): 283-287. |
[9] |
周晓敏, 孙政. 将ANSYS引入材料力学课堂的教学实践1)[J]. 力学与实践, 2019, 41(2): 222-226. |
[10] |
王杜欣, 刘占科. 轴压构件屈曲临界载荷放大系数的研究1)[J]. 力学与实践, 2018, 40(6): 671-675. |
[11] |
刘敬喜, 李国清. 谈微元体平衡微分方程的教学法[J]. 力学与实践, 2018, 40(4): 436-439. |
[12] |
刘荣刚, 边文凤, 刘伟. 平面应力应变问题与转轴公式的群表示[J]. 力学与实践, 2018, 40(4): 440-441. |
[13] |
杨晓峰, 刘全. 工程问题导向型材料力学教学法改革与实践1)[J]. 力学与实践, 2018, 40(4): 442-445. |
[14] |
左冉东, 张铮, 苏飞, 王硕. “空而不悬”的悬空寺[J]. 力学与实践, 2018, 40(3): 348-350. |
[15] |
李依伦, 李敏. 材料力学中应力与应变的名称与正负定义[J]. 力学与实践, 2017, 39(5): 484-488. |